
张文宏教授:请停止歌颂无畏的牺牲!
原创:理想国丨乌托邦

众多防疫人员倒在一线的新闻
1.2022年3月20日6时45分山东省支援威海临床医学检验专家白晓卉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临床专家初步诊断系心源性猝死。
2.2022年3月16日中午,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王猛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年仅39岁。
3.3月16日15时25分一名深圳龙岗区一线抗疫人员政瑜同志在累到,经抢救无效死亡。
4.2021年12月14日,浙江乐清民警陈源凯突发疾病,牺牲在了防疫第一线。生前连续五天加班,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极度劳累……
5.2021年11 月 26 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沙琳因公殉职。生前连续 14 天坚守在抗疫一线,全力协调筹集医疗救治物资,因过度劳累导致心源性猝死……
6.2021年11月12日夜里,辽宁省大连民警刘秋利因突发疾病牺牲。从2020年初开始,刘秋利就冲在抗疫最前线,核查流调信息,他最多一天打了近300个电话,还要参与人员转移、维持秩序、录入信息、配送物资等工作,经常一天下来累到虚脱。
这些因参与防疫工作而牺牲的工作人员,我们不能不感到痛心、惋惜。更残酷的是这种情况不会立马结束,不知道下一个倒下的是谁。
为此张文宏主任呼吁抗疫医护人员:
1、避免无谓的牺牲;
2、宣传好的经验和方法;
3、提倡不损己的利人!
张文宏,江温州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1987年张文宏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先后在香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及芝加哥州立大学微生物系从事访问学者以及博士后工作;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被选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2017年获得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
最正确的做法,不是歌颂牺牲,而是宣传和弘扬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在这次防疫大战中,除了钟南山,我还敬佩一位医生——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张文宏有几件事做得特漂亮。
第一件:人性化地安排。
在这次防疫大战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新闻,比如,流产十天的护士上前线。比如,父母病危的医生上前线。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心里不是感动,而是愤怒,总觉得这样的动员缺少人性。
张文宏是怎么做的呢?华山医院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时,一位医生的父亲住进了ICU,张文宏就对他说了一句话:“放心回去吧!”
一位刚刚援外回来的医生来请战,张文宏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刚援外回来,这次先不派你去武汉。”
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才充满人性。
第二件: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1月29日这天,张文宏做了一个决定:“这一次我做了一
个决定,所有从年底到现在为止的医生,全部换掉,全部换岗。”
“第一批人实在是太累了,需要重新组织队伍去替换他们,我们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说实话,如果我是第一批医生,听到这样的安排,估计会感动得掉下泪来。
第三件:医生应该有免于受伤害的权利。
这段时间,很多媒体采访张文宏,但我欣赏张文宏的大实话:“医务工作者,现在最缺乏的不是宣传,而是关心。
我明确和大家讲。第一关心是防护,第二是疲劳,第三是工作环境,我觉得一定要跟上。
如果跟不上,就说明没有把医务人员当人,只是当机器。”
张文宏这个小领导,最看重的不是宣传和歌颂,而是解决实际问题,让医护人员免于受伤害。
第四件:没有防护,你可以拒绝上岗。
医护人员上阵之前,张文宏给他们制定了标准:哪类病人需要留观,哪类病人可以解除留观,并对医护人员说,“按照这些标准来,出了事我来承担!”
而且,张文宏这个小领导,一点不鼓励医生护士裸奔,“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恰恰相反,张文宏跟医护人员说了一句话:“没有防护,你可以拒绝上岗!”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差点给他跪了。
不知道你怎么看,反正我觉得,对于疼爱医护人员来说,做好这四条措施,比歌颂他们牺牲有价值得多。
科学防疫是否需要调整“问责制”
面对“问责制”,名叫“洪广玉”网友表示:部分极致的问责必然导致各地官员心理压力巨大神经高度紧张。过于形式主义就导致基层工作人员“连续超负荷运转”,百姓的生活和工作也会跟随乱了节奏。
建议将疫情”问责制“调整为“奖励制”为主,问责为辅,对于防疫得好的地区要褒奖。因为只有采取科学防疫措施,才能真正做好防疫。
对于部分干部过于形式主义化,就应该执行“问责”。(比如1月5日西安某医院因核酸流程拒收孕妇,导致流产事件。)最重要从来不是歌颂牺牲,而是避免战士无谓地牺牲。 所以,请停止歌颂不合理的牺牲吧!请停止歌颂非自愿的伟大吧!
最好的歌颂,是宣传好的经验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